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党建扶贫 > 正文
    购物车
    0

    底圩乡用活精准政策助推贫困户步入增收脱贫快车道

    信息发布者:LL14736675847
    2017-01-15 21:58:03    来源:茶乡底圩   转载

    精准施策共发展   合作发力出成效

               ——底圩乡用活精准政策助推贫困户步入增收脱贫快车道

    精准脱贫做法:

    一、切实精准识别。在开展“回头看”过程中,严格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识别,认真执行“一个标准、两个要求、三个必须、四个坚决、五个要看、六个优先”。以 2015 年农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 2855 元为识别标准,精准确定建档立卡贫困户,严格执行规模控制和整户识别要求,严格对照“四个坚决”标准,认真做好“五个要看”和“六个优先”条件,对符合条件纳入的一户不漏,对不符合条件的一户不纳入。在识别过程中按照农户自愿申请,村民会议推荐及公示,相关人员签字认可,认真做好识别程序,确保扶贫对象识别精准。

    二、做好精准分类。按照扶贫攻坚“六个精准”的要求,大胆创新扶贫机制,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合作社发展与脱贫摘帽相结合,探索“结合”模式,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以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回头看为契机,强化精准识别和精准分类,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把真正贫困的农户识别出来,对准“五个一批”扶贫路径,制定脱贫发展计划。以基层组织为核心、以扶持政策为动力、以合作社(企业)为载体,结合现有资源,找准发展路径,加大宣传力度,用活扶持资金,加快发展步伐,分批走好“合作”发展道路,用底圩现有资源带动贫困户多渠道增收,把产业扶贫与易地搬迁、与生态补偿、与教育发展和与政策兜底相结合发展,保证所有贫困户走“双线”合一发展路径,达到脱贫要求最低标准,让贫困户全面如期实现脱贫。

    三、走好精准路径。

    (一)以“合作社(企业)+贫困户”, 走精准带动之路。底圩乡共有茶叶面积16.8万亩,户均22亩以上,按照“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的脱贫方法,以低产改造增收和生态有机茶叶发展方向为依托,茶叶专业合作社发展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致富,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制定脱贫计划目标。一是按照互惠互利原则,将贫困户全部纳入合作社。采取“合作社(企业)+贫困户”模式,让带动力强的合作社吸纳辖区内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入社,分别采取以茶地入股合作社、扶持资金跟进合作社和技能培训进入合作社等方式,让贫困户参与合作社分红或二次分利。对丧失劳力的贫困户,将扶持资金入社直接参与分红;对有劳力的贫困户自愿进入合作社的,除将扶持资金入社参与分红外,通过技能培训进入合作社务工获得再次劳务收入;对自己能采摘鲜叶交售合作社的贫困户,除将扶持资金入社参与分红外,再以鲜叶交售量参与二次分利。通过紧密协作,合作社与建档立卡贫户之间形成利益共同体,达到互利双赢。二是按照扶持一批原则,壮大合作社发展。底圩乡采取全面技术指导、全程跟踪督促、着力解决合作社融资困难等方式,对有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合作社争取扶持项目、重点技术服务、全程跟踪督促,把能真正带领贫困户脱贫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全力注入政策扶持资金,不断壮大合作社发展规模,将建档立卡贫困户的金融贷款政策协调放入合作社。通过2—3年发展,形成合作社带动贫困户脱贫的长效机制,逐步带领全乡贫困户实现增收致富。三是按照就近原则,培训贫困户进企业。乡党委、政府积极主动与企业对接,将有劳力、有意愿的贫困户通过培训进入辖区内其它企业就近就地务工,做到务工与照顾家庭“两不误”,增收与脱贫“两促进”。

    (二)以“理事长+支部书记+村组长”一肩挑,走精准带领之路。底圩乡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选强配齐基层组织班子,将组织能力强、头脑灵活、会经营的合作社理事长、致富带头人选进村“两委”班子或村小组班子。在有条件的村组实行村党支部书记、村民小组长和合作社理事长“一肩挑”,在条件成熟的合作社设立党支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强化基层党建带动合作社发展,带领贫困户增收脱贫。通过换届,把思想素质好、组织能力强、有致富门路的人选到村组任职,并实现“一肩挑”,让其资源共享、发展共生、利益共享,大力注入资金、争取项目扶持能人带动贫困户参与发展,带领更多村民共同致富。全乡在合作社建立党支部25个,有6个村实现“合作社理事长+党支部书记+村小组长”一肩挑。

    (三)以“整合资源+重点扶持”,走精准投入之路。底圩乡通过精准识别、精准分类、合作带动发展模式,结合底圩实际,整合好现有资源,力争产业扶持项目投入,为贫困户打好产业脱贫基础。一是将扶贫整乡推进产业扶持资金整合到经营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合作社,为贫困户量化每户不低于3000元作为入社第一份股金,将贫困户的贷款扶持政策落实到合作社,既解决合作社资金周转困难问题,又让金融部门贷款放得出、用得好、收得回,确保借贷关系步入良性循环,保证合作社每年不低于1000元保底分红给贫困农户。对有茶叶面积和劳动能力的448户贫困户,通过技术跟踪服务,带动其自身管理茶地,采摘茶叶交售合作社增加收入,合作社根据产量返还二次利润实现增收脱贫;对无劳力或劳力较弱的164户贫困户,通过政策兜底加上保底分红实现脱贫目标。目前,全乡有24个合作社吸纳贫困户612户入社,带动贫困人口2198人,政府量化注入扶持股金183.6万元。其中,有茶叶面积入社参与二次分利的448户,入社面积3294亩;有劳力参与务工获得二次收入的共50户。二是将有劳力的30户贫困户,通过技能培训进入隆兴公司底圩金矿山上班,按每月保底3000元的务工收入,实现多渠道增收提前达到脱贫目标。三是力争产业扶持项目继续投入合作社。底圩乡将为带动建档立卡按项贫困户的合作社注入扶持项目,将项目资金的5%明确为集体经济股份,35%明确给合作社增强发展,60%明确量化给所带贫困农户增加股金,保底分红不得底于总股金的20%,确保贫困户实现增收脱贫目标。

    四、明确各方职责。为使精准脱贫措施长期实用有效,底圩乡已建立责任长效机制,明确合作社、贫困户、政府三方职责,并以协议形式约束合作社与贫困户双方合作发展的职责和义务,并在协议书上明确政府应履行的扶持和监管责任。目前,全乡24个合作社与612户贫困户已签订合作发展协议书,政府同时在第三方职责上签了承诺。

     
    .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