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 | 广南县生态茶叶精深加工 |
提报 | 2016年 |
业主 | 广南县底圩乡人民政府 广南县石山农场管理委员会 |
地点 | 广南县底圩乡、石山农场 |
性质 | 新建、改扩建 |
项目简述 | 广南县境内野生茶树种类繁多,种质资源丰富,分布区域面积36万亩,实有野生茶树资源面积1256亩,野生茶树1.386万株。广南县人工种茶和制茶历史距今已有 300多年,属全国种茶的最适宜区,是云南省20个重点产茶县及40个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县之一,现有茶园面积41.2万亩,年产茶量约9810吨。主要品种为底圩大白毫、云藏十号,茶叶销售以初制毛茶为主,缺乏精深加工龙头企业支撑,制约着茶叶产业的发展和茶农增收。为充分发挥广南特有的自然资源和茶树品种优势,促进茶产业链发展,拟在底圩乡新建茶叶精深加工项目和在石山农场对原有茶厂进行改扩建。 |
项目实施依据 | 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地方的产业政策,对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积极推动茶业产业化经营以及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作用。项目符合当地土地利用规划、集镇建设规划、茶叶加工园区规划和茶叶基地建设规划。 |
项目在本地区的作用和地位 | 茶叶产业是底圩乡、石山农场农民增收的经济骨干产业,通过抓好茶叶低产改造、规范化茶园建设、龙头企业扶持、毛茶精深加工,开发绿茶、红茶等系列产品,着力推进茶叶产业化进程,做强做大茶叶主导产业。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可大力推广良种技术、绿色防控技术、机械化技术、名优茶采摘及加工技术,同时可提高生产过程标准化水平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升产品档次和市场竞争力,努力将底圩乡、石山农场打造成为文山州茶文化体验教育基地,建设成为云南省第二大茶叶生产加工聚散地。 |
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情况 | 广南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文山州东北部,滇、桂、黔三省(区)交界处。广南县属中亚热高原季风气候,最高海拔2035米,最低海拔420米,年均日照1875.7小时,年均气温16.7摄氏度,无霜期305天,年均降雨1056.5毫米,立体气候鲜明,物产富饶。2015年末,全县总人口80.49万人,财政总收入7.16亿元,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 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295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448元。 |
项目建设内容 | 拟在底圩乡新建茶叶精深加工项目,在石山农场对原有茶厂进行改扩建。底圩建设规模:建设标准化茶叶基地2万亩; 新建茶叶精深加工厂1座,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年产精制茶500吨以上。石山农场建设规模:厂址用以前的老加工厂,经过厂房改建,建成1000平米的红、绿茶精制加工厂,并新建1000亩种植基地。 |
施工条件 | 项目区内河流交错,水源充足。厂址周围无集中居民区,厂区较为独立,施工干扰较少,电力、通迅等公共设施都有良好的配套基础。 |
主要燃料电力及其它原材料 | 底圩乡现有茶叶基地18.3万亩,可采面积12万亩,户均达24亩。石山农场现在拥有茶叶种植面积5000余亩,可提供原料的500余吨,原材料供应十分充足。项目实施所需的水、电、路等基本要素齐备。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广南县民族职业高级中学,可以为我县企业发展培养各类劳动力人才;境内农村富余劳动力10万余人,劳动力月平均工资1600元至2000元。 |
交通运输情况 | 县内区域交通优势明显,广昆高速公路、323国道横穿县域南部,S304、S208分别由东向西、由南向北贯穿全县国土,在建的云桂铁路(广南段)全长121.44千米,由东向西穿越广南县全域,于2016年底通车,是云南通往“两广”和沿海地区的交通要道。目前,正在规划申报建设广南机场和珠广高速公路,县域内逐步构建起以公路、铁路、航空等为主的立体式交通网络体系。 |
工艺技术方案 | 红茶工艺:采用微生物发酵技术,鲜叶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包装。 绿茶工艺:鲜叶萎凋,杀青,揉捻,干燥,包装 |
对环境的影响评估 | 本项目属于高原特色农产品种植加工项目,无污染,低能耗,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属于国家、省、州鼓励发展的项目。 |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 拟在底圩乡新建茶叶精深加工项目和在石山农场对原有茶厂进行改扩建。底圩建设规模:建设标准化茶叶基地2万亩; 新建茶叶精深加工厂1座,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年产精制茶500吨以上。石山农场建设规模:厂址用以前的老加工厂,经过厂房改建,建成1000平米的红、绿茶精制加工厂,并新建1000亩种植基地。投资估算3000万元。 资金筹措方式:企业自筹、银行贷款、争取产业扶持。 |
场预测及分析 | 茶叶是世界三大传统饮料之一,深受各国人民喜爱,是世界重要经济作物之一。底圩乡独特的气候条件孕育了云南省地方优良品种“底圩大白毫”茶树,独具壮族特色的加工工艺更让“底圩姑娘茶”享誉省内外。底圩茶、石山茶有庞大的客户消费资源,市场前景广阔。 |
经济效益 | 一是广南地处滇、桂、黔三省区交界外,是云南省通往“两广”(广东、广西)的重要通道,交通便利,可极大地降低茶叶产品进入市场的运输成本;二是项目区气候环境、现有茶园及成熟的工艺技术等条件适宜发展有机茶,基地转换成本较低;三是农村劳力富余;四是有机茶产品消费需求市场大,买价高,市场前景广阔。 |
合作 方式 | 独资、合资、合作或其它 |